【烂柯典故的主人公是晋人谁】“烂柯”是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典故,出自南朝《述异记》,讲述了一位樵夫在山中遇到仙人下棋,一局未完便回到人间,发现已过百年。这个故事寓意深远,常被用来比喻时光飞逝、世事变迁。那么,烂柯典故的主人公到底是谁?他是晋代的哪一位人物呢?
一、典故背景
“烂柯”典故最早见于《述异记》(南朝梁代任昉所著),
> “王质入山采薪,见二童子对弈,就观之。一童子与之斧,曰:‘汝可食此。’质取而食之,甘美如肉。俄顷,童子曰:‘汝可归矣。’质视其斧,已朽烂。归家,已数十年。”
这段记载描述了王质在山中遇见两位仙人下棋,因食用仙果而忘却时间,最终回到人间,发现家乡早已物是人非。
二、主人公身份确认
根据典故原文,“烂柯”的主人公名为王质,他是一位晋代的樵夫。虽然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他的生平,但他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,成为“烂柯”典故的核心人物。
三、总结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典故名称 | 烂柯典故 |
出处 | 《述异记》(南朝·梁·任昉) |
主人公姓名 | 王质 |
所属朝代 | 晋代(东晋或西晋) |
身份 | 樵夫(普通百姓) |
故事梗概 | 王质进山砍柴,遇仙人下棋,食仙果后回乡,发现已过百年 |
寓意 | 时光飞逝、世事无常、人生短暂 |
四、结语
“烂柯”典故虽简短,却蕴含深刻的哲理,反映了古人对时间、生命和现实的思考。王质作为这一典故的主人公,虽然没有留下太多历史记载,但在文学和文化中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。这个故事也常被引用,用以表达对人生短暂、岁月无情的感慨。